国家粮食局:我国口粮绝对安全,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仍存在薄弱环节

日期:2023-05-11 18:22:31 / 人气:121

目前,我国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仍存在薄弱环节,表现为应急预案体系不健全,应急保障资源分布不均衡,现有粮食应急保障企业资源有效利用不足。“本报记者|张倩楠,本报编辑|翟瑞敏。

2023年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确保粮食安全,端好中国饭碗”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梁聪表示,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起覆盖储存、运输、加工、流通、供应全链条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应急粮食加工企业6584家,应急储运企业4846家,应急配送中心3542个,应急供应网点56495个。“应急处理能力可以达到每天164万吨,可以满足全国人民两天的需求。”梁聪说。

梁聪介绍,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19连丰收,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自给率100%以上,粮食自给率95%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480公斤左右,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粮食基本自给,粮食绝对安全。目前,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左右,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供应保障能力更强,政府储备粮规模和结构不断优化。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和市场易发区成品粮油储备达到15天以上;各粮食企业库存处于高位,部分企业库存较往年大幅增加。再加上农民手中的储粮,整个社会的储粮层次更加丰富,保障更加有力。”梁聪说。

“应该说,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社会上了深刻的‘警示课’,再次凸显了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的重要性。”梁聪指出,目前,我国粮食应急保障体系还存在薄弱环节,表现为应急预案体系不健全,应急保障资源分布不均衡,现有粮食应急保障企业资源有效利用不足。

他表示,下一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努力构建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广泛、管理精细、调度快捷的国家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推动尽快修订国家粮食应急预案,指导地方完善省、市、县三级粮食应急预案体系。同时,坚持“一县一策”,充实网点数量,优化网点布局,推进网点全面覆盖,补齐县级粮食应急保障能力短板。坚持极端思维,不断提高大中城市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加强粮食加工能力区域合作,制定城市粮食供应预案和应急演练。聚焦特殊地区粮食应急保障薄弱环节,加快构建多元化粮食储备体系,夯实应急供应物质基础。

此外,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指导各地科学建设省、市、县三级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加快实施区域性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建设。加大推进国家和地方粮食应急保障资源优化整合力度,形成粮食应急保障合力。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黄卫在发布会上回应了大米镉超标、小麦真菌超标等问题。他说,要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注重监测检查,确保绝对不允许污染食品进入口粮市场。

“从2006年开始,政府每年都会组织对收购和储存环节的粮食质量进行风险监测。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我国粮食质量总体情况是好的,总体是安全的,无论是采集环节还是储存环节。请放心。”黄伟介绍,大米镉超标、小麦真菌超标等问题都是土壤水污染和气候环境变化造成的。关键是怎么处理他们。

黄伟说,首先,把监控关口前移,在收购过程中对质量和食品安全指标进行监控。每年采集7万多个样本,及时掌握新收获粮食的质量安全状况,主动提前掌握污染粮食的粮情,争取第一时间的主动权。

此外,通过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加大检验技术装备投入,全面完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1500多个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机构和实验室的功能,增加检验参数2.9万个,月均增加2.6万个样本,为做好粮食出入库工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黄伟表示,要坚决分类处置。在收购环节,发现受污染的粮食后,定点收购,专仓储存,全程监管。不能与其他一般流通粮混存,要实行封闭管理。在储存环节,要根据使用目的,如工业应用等,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储粮质量抽检,准确掌握粮食质量情况,坚决确保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绝不允许流入口粮市场和粮食生产企业。

对于加强粮食流通监管,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吕静波介绍,今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组织开展“强监管、严执法、重处罚行动年”,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粮食流通全链条监管,紧盯粮食流通关键环节、收购高峰等关键节点;严厉打击“白条”、“轮换粮”、“出库难”等违法行为,努力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和粮食经营者合法权益。

此外,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严查快处,保持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将地方粮食和储备部门行政处罚情况纳入省级党委政府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

作者:万泰娱乐




现在致电 QQ: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万泰娱乐 版权所有